接收模式 | 接收設施 | 設施配置要求 |
固定設施接收 | 含油污水接收桶、接收柜 | 數量≥2個,每個容積≥1m3 |
注: 1) 接收設施應當滿足6.3的技術要求。 2)接收到的油污水應當按照有關規(guī)定委托有相應資質的機構進行轉運和處置 |
水上服務區(qū)經營或者管理單位應配置船舶含油污水接收設施,根據企業(yè)自身條件選擇船舶含油污水接收模式,并參照表要求配置接收設施。對接收到的船舶含油污水應當按相關規(guī)定要求委托有相應資質機構進行轉運和處置。
6.3船舶含油污水接收設施
6.3.1船舶含油污水接收桶應滿足《包裝容器復合式中型散裝容器》(GB/T 19161)的要求(詳見附件4)。
附件4:船舶含油污水接收桶要求
密封墊圈應采用不受復合式中型散裝容器內裝物腐蝕的材料制造。
塑料內容器應使用高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為主要原料,可加入適當的添加劑。材料應有足夠的沖擊韌性、拉伸強度、耐環(huán)境應力開裂性和充分的抗老化性能,并考慮低溫性能。在正常運輸條件下,所裝物質的任何滲透不應構成危險。使用者應注意內裝物與塑料內容器的化學相容性。
復合式中型散裝容器可以根據需要配置減壓裝置,以防止使用過程中內壓過大導致內容器破裂。
塑料內容器應無砂眼、無塑化不良,外壁應光潔,口部平整,飛邊修光。氣泡不多于兩個,泡徑不大于2mm,泡間距大于50mm,氣泡不在螺紋處和底部。雜質長度不大于4mm,不穿透容器壁,分散分布。容器內應清潔干燥、無雜物。
鋼質外框架外形應規(guī)整,焊接點無脫落、無毛刺及嚴重機械損傷,無明顯凹癟或凸臺。鍍鋅層或油漆層應平整光滑,無氣泡、起皺和脫皮等缺陷。
各項部件的裝配方式在使它們在塑料內容器與鋼質外框架之間的聯(lián)接允許有相對伸縮或移動的情況下不應受到損壞。
塑料內容器對稱部位壁厚比及最小壁厚,應符合下表規(guī)定。
對稱部位壁厚比及最小壁厚
項目 | 設計規(guī)格 | ||
公稱容量/L | 820 | 1000 | 1200 |
對稱部位壁厚比 ≤ | 1.3:1 | ||
最小壁厚/mm ≥ | 1.5 |
8.容器性能試驗的要求應符合下表的規(guī)定
性能要求
序號 | 試驗項目 | 性能要求 |
1 | 底部提升試驗 | 內裝物無損失,沒有影響安全運輸的變形 |
2 | 頂部提升試驗 | 內裝物無損失,沒有影響安全運輸的變形 |
3 | 堆碼試驗 | 內裝物無損失,沒有影響安全運輸的變形 |
4 | 氣密試驗 | 不泄露 |
5 | 液壓試驗 | 不滲漏,沒有影響安全運輸的變形 |
6 | 跌落試驗 | 內裝物無損失,跌落試驗后的樣品應能安全進行救援運輸或處置。跌落后有少量內裝物從封口滲漏,只要無進一步滲漏,應判為合格 |
7 | 振動試驗 | 無泄漏和破裂。除此之外,結構部件還須無破損或失靈,如開焊或緊固件失靈 |